现在位置: 首页 / 艺考知识 / 表演知识
命题表演考试|编导命题小品创意构思四大要素解析...
艺考生加油站,祝福各位考生取得成功!

命题小品是电影、戏剧导演专业艺考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小品就是小的作品, 小,但大戏该有各个元素小品都具备。小品创意构思也是所有考试中最困难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所有考生要分组讨论并编出剧本,自己导、自己演。的确,要想在考场上短时间内很快结构一个好的小品实属不易之事。编导艺考的命题小品备考,首先我们要做的便是,必须了解小品的构成元素。

主题

主题,是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对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也叫主题思想。主题是艺术家经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提炼而得出的思想结晶,也是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评价和理想的表现,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

高尔基在谈到主题时称:“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可是它聚集在他的印象里还未形成,当它要求用形象来体现时,它会在作者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予它一个形式。”这就说明主题思想是作者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作者对生活观察和认识的结果,表达了作者对待生活的态度。换言之,作品的主题是我们对社会生活和各种社会现象进行长期观察体验后形成的。作品的主题一经形成,便在整个创作中居于主导地位,并贯穿于作品的始终。同时它对题材的设定,结构的安排,动作的运用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当我们希望我们的作业具有生命力时,那就审视一下我们作品的主题是否经得起推敲,是否具有穿透力,是否能触动观众心灵深处的领域。

一部作品的主题的挖掘过程,是培养编导考生对生活的认识能力和建立学生的剧作与表演美学思想的关键。作为编导艺考学生, 要善于在广阔的现实生活中观察到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现象,将那些使我们感动,唤起我们强烈感情冲动的一系列现象加以选择、提炼,逐步形成一种明确的思想,并通过我们的小品把它表现出来。许多好的艺术作品的主题是在不断的深入生活、认识生活中形成的。不论是戏剧作品还是电影作品,其主题都是经过创作者(剧作、导演等)深度加工而来。比如电影作品《小丑》、《寄生虫》,戏剧作品《阳台》、《我们的荆轲》等等,它们的主题,都与作者的经历,作者所处的时代已经作者眼中的现实息息相关。作为“大品”是这样,小品也是如此。

小品虽然篇幅很短,但是对主题的要求却是丝毫不差,要知道,一个好的作品必须有好的主题,主题发掘越深,作品就越深刻,主题的浮浅也只能产生平庸的作品。主题在小品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将小品的人物、情节、细节、台词、演员的表演、小品的整体结构、音乐的运用,以及舞台上各种表现手段都统帅起来。一个作品的主题必须是鲜明的,主题大小都无所谓,但却要清晰传达出作者作品的意思:就是通过这个作品我们究竟想要向观众表达什么,这是至关重要的。主题的表达方式以含蓄为好, 因为,主题表明了我们的倾向和爱憎,越隐而不露越显得高明。一个作品的主题常常是通过矛盾冲突、人物性格命运、情节发展、细节展示而自然流露出来。因此,主题更应让观众在观看完整部作品时自行获得,不是直接通过人物对话去“说出主题”

规定情境

这是剧本的情节、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事实、事件、时代,剧生活环境,演员和导演对剧本的理解,对剧本所做的补充,动作设计、演出、美术设计的布景和服装、道具、照明、音响,以及其他在创作时演员要注意的一切。

三大表演体系中体验派创始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 “规定情境”和“假使”一样,是一种假定,是“想象的虚构”。我们在考场上结构一个小品时,小品中的情节都是我们通过不断观察生活,提炼生活,再现在舞台上,因此许多都是我们虚拟的一种情境,演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所有这一切,并能真实地相信这一假定的情境。要认真分析规定情境中的情节、事件、时代、时间、地点、人物活动的环境、人物关系,以及人物的前史和此时此刻的状况。因为在不同的情境下会产生大不相同的状况。规定情境是角色展开行动的依据和条件,它制约着角色行动的性质、样式和角色的心理活动。同时,规定情境的建立也是为了在编导培训过程中训练考生的想象力和培养考生建立心中“有魔力的假使”。戏剧里脱离规定情境的动作是不存在的。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在一定规定情境中进行的。同样的动作,一旦改变了规定情境,则必然使人物动作的方式和心理活动发生相应的变化。戏剧是由真人演出的虚构。与纯粹文学的虚构不同,它是具体可见、好像是有血有肉似的,因此具有力量和效果。正是这些因素给戏剧的虚构增添了强烈的真实感,使作者的幻想具有真实感。因为一切虚构,甚至最自然的最精确的纪实剧都可以看作是作者的幻想和空想。一部经过最严格调查的纪实历史剧,作者要先把细节、人物的情绪状态和思想感情都想象一番,然后再把这一切用艺术形式体现出来。如果他要表现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的形象,那么他写下他想象中诸葛亮的一言一行之前,必须也想象出诸葛亮在战场上有些什么思想感情。

演员对角色的规定情境感受得越具体、深入、敏锐,他的动作就越鲜明、生动和恰如其分。反之,其动作会流于一般化。演员要从剧本的情节、事件、人物关系以及台词中去挖掘和丰富角色的规定情境,展开想象,真实地生活于规定情境之中,从规定情境出发去完成角色的行动任务,激起内心逼真的情感和有机的思维。

规定情境的构想一定要有利于事件的展开,小品是编导考生自己结构的, 因此我们一定要给自己创造一个尽量能开展事件,发展事件的机会。我们要想结构出一个好的小品作业,首要的就是要在规定情境上下功夫,透彻地认识和分析规定情境,组织出符合规定情境中有机合理的人物动作和语言,甚至小到细节动作、服装、化装、道具。要知道,老师评定一个小品的好坏也是从学生的表演是否符合规定情境中所规定的一切开始的。

事件

苏联剧作理论家玛·克尼别尔曾经说过:“事件——是体系中很重要的概念。没有事件的连锁,即没有戏剧。不管属于那种体裁的戏剧。”他告诉我们,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晚年经常向演员提出这样的问题:“假使发生这样一件事,你将怎么办?”克尼别尔说:“要回答这个问题,演员就必须能明白剧本中发生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事情,也就是那促使他进行某种行动或一组行动的事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在《戏剧理论译文集》中提出:“演员应该理解某一事件在一个人生活中起着怎样的作用,推动着他去进行哪些行动,使他产生什么样的思想和情感。”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之所以如此重视事件在戏剧中的作用,是因为事件是人物动作的来源,是激发人物产生某种思想和感情的条件,甚至往往成为人物命运的转折点。既然事件在戏剧中有如此重要的位置。那么事件是什么呢?电影学院资深教授许同均老师在《电影导演的表演艺术》一书中是这样解释的:“所谓事件,即发生的事情,障碍、矛盾、冲突的展开和进行构成事件。” 同时,许老师还进一步就事件进行阐述:“我们在艺术表现上的事件。不是生活中一般的与剧作及主人公毫无关联或平淡的无关痛痒的事件,事件的发生发展应当是改变了人物正在进行的行动与内外部节奏,引起了人物的思索,进而产生新的行动,去判断、交流,用动作去推动人物及剧情的发展。”我们知道,艺术作品中的事件是从生活素材中提炼、加工出来用以表现人物之间感情纠葛、矛盾发展的一件件大大小小的事情。而一个小品中必须有事件,有矛盾冲突,遇到障碍矛盾后改变演员的动作。

“没有事件,就没有戏”。只有事件发生了,才会促使剧本中人物行动起来。而事实则不同,事实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指的是事情的真实状况。小品中必须有事件,这是构成小品的四大要素中重要的要素。北京影向编导艺考教育机构的首席主讲吴峯老师说,很多考生在考场上编写的小品中有的只是事实部分,而没有事件,那无法构成小品,只能叫做练习。事件不在大与小之分,关键是在这一事件是否引起了人物关系的发展和变化,以及是否影响了人的生活、改变了人的命运。我们所以重视事件在一部作品的位置,是因为事件在刻画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命运、揭示人物关系、展开人物行动上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活中我们分析和判断一个人。也往往是通过事件来辨别的。其实,在强调小品中事件的重要性。并不是让编导考生把兴趣放在如何编写事件上,如果把兴趣放在事件本身,只是注重巧妙安排事件的发展进程,而忽略了人物性格的刻画以及人物在事件发生后的反应,这是绝对的错误,这种创作方法也是不可取的。在小品中,通过事件来塑造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展示人物生活历程和独特命运才是至关重要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事件的重要性恰恰在于,它往往是改变了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改变了人物生活的转折点,成为打开人物心灵之门的一把钥匙。” 可见,一部作品的好坏并不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它引起的后果,在于它对作品中人物的影响。要想使作品具有魅力,就必须把重点放在人物性格本身。正如谭霈生在《戏剧性》一书中谈到:“一部作品是否成功,并不取决于事件本身的性质和意义,而决定于作者能不能把事件对剧中人物的深刻影响充分揭示出来,决定于剧本所塑造的人物性格的典型性,决定于剧中人物的生活道路、生活命运所展示的社会内容。”

结构相对完整

小品本身是一个很小的作品,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有限,小品不可能反映过于庞大和复杂的事件。我们所讲的相对完整实质上讲的是故事和人物形象在结构上相对完整。在一个小品中,我们所要讲的故事尽可能简单,因为篇幅有限。故事不要复杂,情节可以简单,但讲故事的方法却是我们值得研究的和下功夫的。其实,很多故事都是大同小异,但因讲故事的人不同,其结果也大不相同。我们常说,“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那么,如何能做到“意料之外”,这的确需要我们下一翻功夫了。因此,我们在讲述故事上,更多的是要体现“小”和“妙”。

一个小品中,尽可能把人物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要明确“我是谁”,要知道,我是一个商人和我是一个战士在人物思维、行为动作、语言方式、外在体态等诸多方面是大不相同的。所以,人物身份必须要清晰、明确,清楚知道如果“我”是“他”会怎样。同时,我们构想的人物性格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人物性格要鲜明。在规定情境中组织的一系列行动必须能交代出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性格、人物关系等。

小品因篇幅短小, 内容涵盖量也比较小。所以,我们要叙述的事件不要多,更不要罗列事件,一个小品能认认真真讲述好一件事就相当不容易了,可我们编导考生在构思小品时经常在事件罗列上下功夫,一会儿出一件事,一会儿又来了一件事,但是哪一件也没讲清楚。或是场上发生了天大的事情,而观众看过却不以为然,或认为太可笑了。总之,在编导培训课堂上小品的训练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从“组织自我行动”开始,为以后过渡到“组织角色行动”。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一直以来我们所谈到的“组织自我行动”。那么,究竟什么是“组织自我行动”呢? “组织自我行动”就是“组织自己的行动”吗? 其实不然,这种所谓的“组织自我行动”实际上是“组织了自我想象中的角色的行动”,而所谓以“自我经验系统”出发,也是指以自己的视角来理解和发现生活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演员组织的行动其实还是角色的行动。例如,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谢园老师当年在学生时期,在单人小品阶段中,扮演过一个“喂马的老大爷”,而谢园老师当年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学生,他既不是一个老人也不是喂马的,那么他组织的人物行动是透过自己的双眼观察得来,再加之演员的想象,化身为艺术想象呈现在舞台上的结果。因此,我们所谈“自我经验系统”出发来“组织自我行动”,其实是告诉学生我们要在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下,加之丰富的艺术想象,最后呈现在舞台上的“我眼中”的“角色的行动”。小品不比独幕剧和大戏,独幕剧和大戏是以剧作者的经验系统出发,经过时间验证,专业认同的成熟的作品。而小品是学生从自我经验系统出发,而这种“自我经验”毕竟有限,学生的生活底蕴和生活圈子毕竟只是局限在个人的一定范围内,在此阶段上的相对完整也只是让学生尝试着捕捉人物内外部形象特征,所以,相对完整更多的应该是使学生知道通过结构一个小品,解决学生如何表现自我想象中的人物形象的展现能力,而这种人物形象应该是集中、精巧、浓缩和富有形象感的。【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北京影向编导艺考教育】

以上是艺考生加油站为你收集整理的的《 命题表演考试|编导命题小品创意构思四大要素解析...》,仅供参考!
1、艺考生加油站部分信息为网络收集,内容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2、网络收集及转载的内容为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邮件:feedback@yks369.com
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友情链接-建议反馈- 手机版

更加全面好用的艺考平台,专注为艺考生提供服务!。 Copyright © 2022 yks369.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如权利人发现有误传或有异议,请及时与本站联系(lianxi@yks369.com)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19004314号-7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397号

]